淝水之战始末——比小说剧情更精彩的历史神转折
全文共2959字 | 阅读需5分钟
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,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,欢迎转发到朋友圈!
追求胜利的过程,永远不能操之过急。
当一统北方的前秦大帝苻坚远远望见八十万秦军丢盔弃甲、仓惶后撤那一刻,他才猛然意识到这将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惨败。
数月前,骄傲的苻坚不顾群臣劝阻,执意麾师南征,准备一鼓作气灭亡东晋,建立属于氐族的宏图霸业。
苻坚雕塑(资料图)
当苻坚得知东晋实际参战兵力仅有八万时,更是当众立下Flag:
以吾之众旅,投鞭于江,足断其流!
他绝对有骄傲的资本,这次南征,他带来了八十万将士,对外号称一百万。
八万VS八十万,十比一的参战比,在苻坚眼中,这注定是一场实力悬殊的群殴战。
没有悬念,也不会有波折。
前秦大帝苻坚,绝对是乱世枭雄,更是一代明君。
他率领本来弱小的氐族政权,降羌族、灭前燕、平西凉、取巴蜀,十余年间,以十万之众,攻取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。
前秦政权,一跃成为北方霸主,更有一统南北、建立大一统王朝的趋势。
苻坚为人,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,对亲属部众不法行为绝不姑息,对待汉族、鲜卑、羌族、杂胡,只要有才能,肯归顺,均能谋得优渥官职,而且是有实权的官职。
前秦政治清明,苻坚又不好杀伐,这与五胡十六国的大部分君主凶狠残暴、草菅人命的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。在苻坚治下,前秦百姓的生活最安定、苛捐杂税最少。
先后攻灭前燕、仇池、前凉、代国,控制整个北方地区,前秦与偏安江南的东晋政权南北对峙。
东晋青瓷骑兽佣
这一年,苻坚刚刚38岁,颇有当年魏武挥鞭的气势。
前秦国富兵强,疆域辽阔,放眼望去,苻坚梦想的江山仅缺东南一角。
按照苻坚最初的设想,东晋这帮所谓的中原正统,哪里见过这么强盛的兵力,最好能逼迫东晋主动投降,这种剧情比较符合他仁君的风格。就算遭遇抵抗,那也是羊入虎口,望风即溃。
苻坚的算盘打得啪啪作响,只可惜望风即溃的不是东晋,而是前秦。
03
战局的最初发展基本都在苻坚的预料之中,东晋的八万将士在局部战场上还是给前秦造成了一些困扰,无关痛痒。
前秦建元十四年(378年)四月,灭晋之战拉开序幕。
前秦征南大将军苻丕率步骑7万进攻东晋重镇襄阳,随后又另派10万三路合围,襄阳主将朱序死守近一年,终于城破被俘。
拿下襄阳后,苻坚又派彭超围攻彭城(今江苏徐州),秦晋淮南之战爆发。在淮南之战中,东晋名将谢玄自广陵起兵迎战,四战四胜,打得彭超毫无脾气。
谢玄
前秦短暂性失利,不得不暂时放慢进军速度,双方在长江一线形成拉锯之势,
这一拉锯,足足延续了四年。
尽管首战不利,百官也大都不支持开战,苻坚还是在建元十九年(383年)宣布御驾亲征,这一次,他亲率步骑兵八十余万从长安南下,另派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师七万自巴蜀顺流而下,向建康(今江苏南京)进发,近百万大军前后千里,旗鼓相望。东西万里,水陆齐进。
在这一刻,苻坚绝不会想到,自己居然会和秦朝章邯,东汉袁绍、曹操并列,当然是作为战役的失败方。
那条名叫淝水的河流,正静静等待着苻坚、前秦乃至两百年来整个历史进程的走向。
04
这场以少胜多、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,历史上称为“淝水之战”。
与另外三大战役巨鹿之战、官渡之战、赤壁之战不同的是,淝水之战的经过,意外性更强,结束方式最戏剧,简直比小说剧情还要神奇。
淝水之战
按照最初的战力对比,八十万对八万,如果仅看数字,这仗基本没法打。
苻坚跟随前秦军的先锋部队到达寿阳,和东晋军隔淝水相望。本着一贯的宽仁风格,苻坚派东晋降将朱序去招降晋军统帅谢石,劝说其放弃无谓的抵抗。
没成想朱序身在曹营心在汉,反向谢石献计,将秦军软肋和盘托出:
“秦军虽有百万之众,但较为分散,大批部队还在后面埋头赶路,如果等秦军前部集合起来,那这仗根本没得打,必须趁秦军立足未稳迅速发起进攻,击败其前锋部队,挫其锐气,就有可能将秦军完全击溃。”
十一月,东晋猛将刘牢之率精兵五千偷袭洛涧,拉开了淝水之战的序幕。
苻坚并不理会东晋小股力量的袭扰,而是进逼淝水,将几十万大军全部驻扎在淝水西岸,迫使晋军无法渡河。
就在此时,淝水之战进入神奇模式,意外性+戏剧性,让这场战役的走向完全出人意料。
两军对峙没几天,谢石突然遣使给苻坚写了封信:您孤军深入,却在岸边死守,想困死我等是不存在的,我们呢,其实也不想这么纠结,干脆您把军队往后撤一撤,为我晋军过河腾出块地儿来,我们打一场文明礼貌仗,如果输了,我们心甘情愿归顺岂不痛快!
谢石
好,你想干脆点,朕也不是拖泥带水的人!
苻坚居然想都没想,直接下令全军后撤。
他就这么轻松地中计了。
05
苻坚忽略了一大军事Bug:对于军队数量多的一方,命令传达很需要时间,搞不好还容易误解、曲解,甚至恶意改变命令,造成军心动摇、指挥失灵。
对数十万大军而言,最重要的就是军心。
事实的发展正是如此,后撤的军令甫一下发,漫山遍野的秦军一方面很不好调整位置,另一方面还没开战就向后退,后军并不知晓前方战况,还以为前面的兄弟战败了呢!
关键还有人在军中带节奏,降将朱序退着退着,突然策马狂奔,制造混乱,并挥着马鞭大声吆喊:秦军败了,秦军败了!
这么一喊,后方的大批部队心里很慌,顿时阵脚大乱,谁也搞不清前方什么情况。
既然搞不清,那就不管了,溜吧溜吧!
这种逃跑效应是极具示范性、鼓动性的,你跑了,我为什么要当炮灰,由于人太多,你跑我也跑,很快,后撤就演变成溃散。
这时,晋军乘势强渡淝水,追击秦军,更扩大了秦军的战败阴影。
秦军风声鹤唳,草木皆兵,连苻坚本人都裹在乱军之中负伤,仓惶逃回洛阳。
骄傲的他做梦都不会想到,八万晋军,居然比叶问一个打十个还要轻松。
大秦八十万将士,根本还没出手,就已被对方KO在地。
06
大秦军队果真如此不堪一击吗?
事实并非如此。
淝水之战之所以如此具有戏剧性,偶然之中存在必然。
作为氐族政权,苻坚能统一北方,靠的是强力兼并,这个兼并鲜卑族、羌族,以及匈奴、乌桓等各族部队而形成的庞然大物,却时刻存在着深深的隐患。
一统北方后,整个前秦统治的人口达到1600万人,可氐族总人口总量不过数十万;前秦军队总量超过一百二十万,苻坚的嫡系部队却不足十万。
换句话说,这支南征的八十万部队是一支典型的多民族联合军。
问题恰恰在于,这支多民族联合军并非一心为主,甚至各怀鬼胎,他们心里想的,是如何不动声色让前秦溃败,好各自重掌政权。
淝水古战场遗址
鉴于氐族人数有限,随着疆域的迅速扩张,苻坚仿效周朝分封诸侯,将苻氏皇族及亲近贵族三千多户分镇四方。
问题却接踵而来,由于大批氐族亲信被派往各地镇守,本民族势力分散,在关中地区,苻坚的控制力大大削弱,鲜卑、羌、丁零各族的总和已远远超过氐族,伺机反扑的隐患大大加强。
前秦的国内形势,犹如一台重新组装的新机器,各个零件的磨合并不到位。然而,骄傲的苻坚却忽视了这关键的一点,他太急切地想一统天下了。
隐患不除的结果,终于演变成一场惨败。
07
淝水之战后,前秦元气大伤,先前被统一的鲜卑、羌等部族纷纷举兵反叛,重新夺回政权。不到数月,北方重新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。
更可悲的是,苻坚在武将山被曾经无比信任的部下姚苌俘虏。
姚苌派人向其索要传国玉玺,苻坚大骂姚苌叛贼,最终,苻坚被姚苌缢死。
苻坚死后,前秦随即迅速灭亡,曾经最有可能一统天下的政权,就此湮灭在历史长河中。直到200多年后,大隋南下灭陈,才结束自晋末以来长达300年的南北分裂局面。
这就是淝水之战的始末,比小说剧情更精彩的历史神转折,也鲜明地告诉世人一个道理:
只有走得更稳,才能走得更远。追求胜利的过程,永远不能操之过急。
骄傲是所有人的大敌,英雄也不例外。
(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号立场)
▼
《中国国家历史》新书上市,点击“阅读原文”链接即可购买!
下单即赠馆藏图书一本!
欢迎转发朋友圈
公号转载须经授权,并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
商务合作、订购微信号:zggjls01
投稿邮箱:zggjls01@126.com
邮发代号:28-474
QQ群:460382533
电话:13372012240
点击标题立即阅读